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uboott移植实验手册及技术文档

  2. 实验三 移植U-Boot-1.3.1 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 U-Boot-1.3.1 的代码结构,掌握其移植方法。 【实验环境】 1、Ubuntu 7.0.4发行版 2、u-boot-1.3.1 3、FS2410平台 4、交叉编译器 arm-softfloat-linux-gnu-gcc-3.4.5 【实验步骤】 一、建立自己的平台类型 (1)解压文件 #tar jxvf u-boot-1.3.1.tar.bz2 (2)进入 U-Boot源码目录 #cd u-boot-1.3.1 (3)创
  3. 所属分类:Flash

    • 发布日期:2010-01-28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yequnanren
  1.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步步通

  2.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8 1 硬件环境...................................................................................................
  3. 所属分类:Flash

    • 发布日期:2011-02-17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erazy0
  1. 嵌入式系统/ARM技术中的教你如何学习ARM-Linux交叉编译环境

  2. 什么是交叉编译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解释两个概念:   主  机:运行编译过程的计算机。   目标机:运行编译结果(可执行文件)的计算机。   建立一个脚本用于设置变量和建立必要的目录,在编译前,先运行。 corss.env。 其内容如下:   cross.env   export WORK_DIR=/work/cross   export ROOTFS_DIR=$WORK_DIR/rootfs   export ARCH=arm   if [ ! -e "$ROOTFS_DIR/usr/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0-21
    • 文件大小:44032
    • 提供者:weixin_38607479
  1. 建立针对arm-linux的交叉编译环境

  2. 交叉编译是嵌入式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某机器中执行的程序代码不是在本机编译生成,而是由另一台机器编译生成,一般把前者称为目标机,后者称为主机。采用交叉编译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嵌入式目标系统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供编译过程使用,因而只好将编译工程转移到高性能的主机中进行。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0-21
    • 文件大小:56320
    • 提供者:weixin_38746918
  1. 嵌入式系统/ARM技术中的linux操作系统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方法

  2. 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环境一般是由目标系统硬件(开发板)和宿主PC机所构成。目标硬件开发板用于运行操作系统和系统应用软件,而目标板所用到的操作系统的内核编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则需要通过宿主PC机来完成(所以称为交叉编译)。双方之间一般通过串口,并口或以太网接口建立连接关系。   但在此我建议构建如下的交叉编译环境,适合个人或研发小组使用:单独拿出一台PC机(PII以上即可,就用以前淘汰的旧机器就可以),在该PC上安装桌面的Linux操作系统(如Red Hat Linux 8.0及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1-05
    • 文件大小:51200
    • 提供者:weixin_38620839
  1. 嵌入式系统/ARM技术中的建立Linux交叉编译环境

  2. 移植前需要在宿主机上建立如图所示的ARM的交叉编译环境,建立交叉编译环境的目的在于使用普通的PC作为宿主机来调试目标开发板。建立ARM的交叉编译环境主要用到的开发工具有:binutils、gcc、glibc。   图 交叉编译环境   其中,binutils是二进制文件的处理工具,它主要包含了一些辅助开发工具,例如,objdump显示反汇编码、nm列出符号表、readelf显示elf文件信息及段信息、strip将不必要的代码去掉以减少可执行文件大小等。这些工具在嵌入式开发初期,尤其是在移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1-12
    • 文件大小:153600
    • 提供者:weixin_38526208
  1. 嵌入式系统/ARM技术中的嵌入式Linux实战篇--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基于ubuntu 8.10)

  2. 作者:曹忠明,华清远见嵌入式培训中心讲师     在进行嵌入式开发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交叉编译环境,这是一套编译器、连接器和libc库等组成的开发环境。本文具体说明了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过程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希望能够对各位朋友搭建对应的交叉编译环境有所帮助。   一、所需软硬件环境   ■ 主机环境   建立交叉编译工具链的主机环境:   Ubuntu 8.10,gcc-4.3.2   ■ Ubuntu 8.10软件环境   保证你的 Ubuntu 8.10 安装了如下的软件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1-12
    • 文件大小:61440
    • 提供者:weixin_38531788
  1. 嵌入式系统/ARM技术中的基于Linux的嵌入式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

  2. 摘要:为了实现车载导航装置芯片的升级换代,文章应用ARM 芯片HMS30C7202 和linux 操作系统开发车载导航系统,从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引导程序的移植、内核的移植、驱动程序的编写和根文件系统的建立等方面实现了系统的设计,建立了在Linux 操作系统下运行的HMS30C7202 嵌入式车载导航装置的软硬件系统。   1.前言   HMS30C7202 嵌入式微处理器是目前性价比交优秀的芯片,由于其优良的性能用于替代早期的芯片,在车辆导航方面的开发应用有着广阔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1-10
    • 文件大小:138240
    • 提供者:weixin_38728276
  1. 基于ARM9的嵌入式Linux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caj

  2. 以S3C2440为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可通过WIFI和WEB方式访问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并讨论和研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关于模糊图像复原技术。文中首先简述了ARM处理器的相关知识,介绍了S3C2440mini开发板,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及底层知识,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搭建及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其次阐述了Boot Loader及原理,Linux内核编译,根文件系统的制作全过程;并介绍了u-boot以及烧写内核镜像和根文件系统的知识、烧写Li
  3. 所属分类:电信

    • 发布日期:2020-11-23
    • 文件大小:3145728
    • 提供者:sinat_1710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