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科技立项申报书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平台

  2.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平台主要由控制系统和并联运动平台组成两部分组成。并联运动平台采用三自由度的3-RPS并联机器人。可实现绕两个轴转动和升降。控制系统主要由工控机和步进电机驱动器组成。工控机主要完成接受外界控制指令(通过键盘);根据指令实时计算对步进电机的控制量(包括速度和位置),并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卡传送给下级驱动器;计算动平台轨迹并显示信息(坐标和曲线);监测电感接近开关的信号和光电编码器信号。由于主要是对运动平台姿态的控制,且在步进电机不丢步地情况下精度较高,所以使用直线步进电机开环控制。
  3. 所属分类:专业指导

    • 发布日期:2009-06-02
    • 文件大小:57344
    • 提供者:cuovecho
  1. 控制电机的实验指导书

  2. 控制电机实验指导书 控制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 1-1 实验的基本要求 控制电机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设备拟定实验线路,选择所需仪表,确定实验步骤,测取所需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从而完成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及时认真做好实验。现按实验过程提出下列基本要求。 1-1-1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前应复习教科书有关章节,认真研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 项目、方法与步骤,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
  3. 所属分类:专业指导

    • 发布日期:2009-09-22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bianhua1987
  1. 现代直流伺服控制技术及其系统设计

  2. 现代直流伺服控制技术及其系统设计 目 录 代序言 前 言 第1章 绪论 1直流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 2现代直流PWM伺服驱动技术的发展 2.1国内外发展概况 2.2直流PWM伺服驱动装置的工作 原理和特点 2.3功率控制元件的应用及控制 电路集成化 2.4PWM系统发展中待研究的 问题 3现代伺服控制技术展望 第2章 不可逆直流PWM系统 1无制动状态的不可逆PWM系统 1.1电流连续时PWM系统控制特 性 分析 1.2电流断续时PWM系统控制特性 分析 2带制动回路的不可逆PWM 系统 第3章
  3. 所属分类:硬件开发

    • 发布日期:2009-10-14
    • 文件大小:13631488
    • 提供者:fdcp123
  1. 采用SVPWM的三相逆变电源的分散逻辑并联运行

  2. 孔雪娟, 王荆江, 彭力, 康勇, 陈坚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23卷6期 摘要: 逆变电源的并联运行是提高电源系统容量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该文分析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原理提出了抑制并联系统环流的3种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针对采用SVPWM三相逆变电源提出了三相系统的分散逻辑控制方案该方案成功的应用于2台35kW 390V 50Hz三相逆变电源组成的并联系统中实验结果证明逆变电源并联系统在该方案下可有效的实现负载均分。
  3. 所属分类:专业指导

    • 发布日期:2010-12-21
    • 文件大小:157696
    • 提供者:zhangzuz
  1. 软启动器工作原理、电机软起动器工作原理

  2. 软启动器(软起动器)一种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国外称为Soft Starter。软启动器采用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作为调压器,将其接入电源和电动机定子之间。这种电路如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主电路图见图1。使用软启动器启动电动机时,晶闸管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电动机逐渐加速,直到晶闸管全导通,电动机工作在额定电压的机械特性上,实现平滑启动,降低启动电流,避免启动过流跳闸。
  3. 所属分类:专业指导

    • 发布日期:2012-04-19
    • 文件大小:27648
    • 提供者:miraclekk
  1. 电力牵引变流器控制与调制算法研究

  2. 异步电机的驱动文献,包括原代码等本文对并联工作的牵引异步电机功率不平衡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及定量分析,提出了 并联牵引异步电动机功率不平衡的评价指标,并对并联交流牵引异步电动机功率不平衡 的具体评价方法提出了多种方案,对这些方案做了系统研究并利用交流互馈实验台予以 实现"在牵引电动机并联运行功率不平衡进行评价过程中,需对交流电机的参数进行测 量,由于电流!电压所含谐波成分较多,在论文中对数据进行了线型调谐Z变换和运用 椭圆滤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经数据采集
  3. 所属分类:嵌入式

    • 发布日期:2015-06-02
    • 文件大小:34603008
    • 提供者:qq_28675793
  1. AltiumDesigner三相反并联晶闸管控制原理图,无pcb封装

  2. AltiumDesigner三相反并联晶闸管控制原理图,无pcb封装
  3. 所属分类:硬件开发

    • 发布日期:2016-04-18
    • 文件大小:353280
    • 提供者:baidu_34556708
  1. Ansoft Maxwell 12 用户手册 开关磁阻电机 .pdf

  2. .在计算瞬态场时,铁耗的计算由材料的特性得到,set core loss的选项上 要在铁芯上勾对号。铁心分转子铁心和定子铁心,因为定子铁心为叠片式的默认为无涡流损耗,所以不加set eddy effects。而转子铁心是一个solid,所以要加set eddy effect计算涡流损耗。G=102n=o0 6 15.3 得出 u=l+R i+ Lepi+Go i 15.4)(O∠ 式中表示转速,用电角度表示,微分算子为: dr (15.5) 瞬时电磁转矩h2为: (156) 输入电功率可由电压和
  3. 所属分类:制造

    • 发布日期:2019-07-16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45412832
  1.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最优制动能量回馈控制.pdf

  2. 根据现有的电动汽车和机械耦合制动方案,对比分析常用的并联制动控制策略和串联制动控制策略,得出串联制动控制策略可实现最优的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09-05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744153
  1. 基于模糊PID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开发.pdf

  2. 无刷直流电机(BLDCM)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系统,常规的PID控制难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模糊PID控制器依据模糊算法在线自整定PID参数,可弥补常规PID的不足之处,提高控制精度,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研究了电机的双闭环控制方案,设计了转速环模糊PID控制器。采用多MOSFETS功率管并联技术实现电机的驱动。在完成电机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之后,进行了台架实验,并对实验曲线进行分析,验证了模糊PID控制系统良好的动态、静态性能,证明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09-12
    • 文件大小:227328
    • 提供者:weixin_38744207
  1. 一种新型2自由度并联机械臂的轨迹控制

  2. 介绍了一种基于双极坐标并联机械臂的运动轨迹示教再现的设计方法。以文字书写为例,可以把文字的每个笔画用直线段来拟合,然后把这些直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作为示教点。利用西门子S7-200PLC的计数器记录编码器在示教点的数据,完成文字书写的示教;再现时,调取PLC记录的示教点的数据,通过PLC控制两极坐标轴电机的输入脉冲,使用在极坐标下的直线轨迹插补程序完成文字书写的再现。该双极坐标并联机械臂结构简单、工作空间敞开性好、控制方便、造价低。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5
    • 文件大小:260096
    • 提供者:weixin_38688550
  1. 数字化交错并联BOOSTPFC在车载充电机中的研究

  2. 为了减少电动汽车充电时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必须对充电设备进行功率因数较正。针对3k W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前级PFC电路采用了交错并联Boost PFC拓扑和数字平均电流法的双闭环控制设计方案。着重分析了主电路拓扑结构、器件设计以及数字化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MATLAB仿真与3.2k W样机验证,数字控制的交错并联Boost PFC电路实现功率因数为1,输出电压纹波与输入电流纹波均低于5%,满足车载充电的同时减少电网的谐波污染。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4-29
    • 文件大小:584704
    • 提供者:weixin_38625098
  1. 缠绕式可重构柔索并联机器人驱动机构运动分析

  2. 针对混合驱动柔索并联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工作空间受限的问题,以常速电机,伺服电机作为共同驱动机构,五连杆作为传动载体,将平面五连杆的优势和缠绕机构融合,构造出缠绕式的混合驱动五连杆装置。本文对混合驱动五连杆装置的运动学进行分析、建模,并且基于运动模型对其运动性能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缠绕式可重构机器人驱动机构结构合理,工作空间大,驱动控制性能较好。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4-26
    • 文件大小:241664
    • 提供者:weixin_38528463
  1. 多逆变器并联型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2. 多逆变器并联型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郑杨,王政,在大功率电机调速系统中,常需要并联逆变器来增加系统容量。并联逆变器馈电电机调速系统同时具有容错性强、等效开关频率高和功率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27
    • 文件大小:688128
    • 提供者:weixin_38711529
  1.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标准汇编 25-2008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定义.pdf

  2.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标准汇编 25-2008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定义pdf,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标准汇编 25-2008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定义GB/T7409.1-2008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定义 范围 GB/T7409的本部分适用于同步电机的励磁系统。 2总则 2.1励磁控制系统 excitation control system 包括同步电机及其励磁系统的反馈控制系统 2.2励磁系统 excitation system 提供同步电机磁场电流的装置,包括所有调节与控制元件、励磁功率单元磁场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10-20
    • 文件大小:458752
    • 提供者:weixin_38743968
  1. 乐创自动化 DMD808及DMD808A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使用手册.pdf

  2. 乐创自动化 DMD808及DMD808A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使用手册pdf,乐创DMD808、DMD808A步进驱动器使用介绍使用手册 使用手册 简介 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 具有高性能、低价格的特点,适合驱动两相或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 由于采用新型的双极性恒流斩波驱动技术,使用同样的电机时可以比 其它驱动方式输出更大的功率。其绀分功能使步进电机低频振动减 小,噪声降低,同时有助于运转精度提高。 点 双极恒流斩波方式,斩波频率20KH: 光电隔离信号输入 输入信号TTL兼容。 自动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10-19
    • 文件大小:247808
    • 提供者:weixin_38744375
  1.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机-泵组、阀复合调速的研究

  2. 采用电机-泵组、阀并联复合控制较好地解决了液压马达调速过程中快速性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在控制策略上提出用滑模变结构控制(SMVSC)来提高对不确定干扰的鲁棒性,建立了试验平台.分析了阀控/泵控性能差异的本质原因,探讨了电机-泵组子系统中存在的相乘非线性,介绍了电机-泵组、阀并联复合控制的原理.应用滑模变结构原理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于SMVSC带来的抖动提出了抑制措施.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基于SMVSC的电机-泵组、阀并联复合调速系统动态响应明显加快,系统对马达负载扰动的鲁棒性增强.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6-04
    • 文件大小:193536
    • 提供者:weixin_38540782
  1. 舞台调速吊杆群同步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2. 提出了基于内模与模糊PID混合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将内模控制器引入速度并联同步控制系统,将其取代常规PI速度跟踪控制器,以其较强的鲁棒性来抑制系统参数摄动及负载扰动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不同步现象;同时结合现代智能控制技术,将专家的控制经验及推理过程融入系统当中,设计了模糊PID同步补偿器,从而实现了多电机的高精度同步控制。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0-17
    • 文件大小:364544
    • 提供者:weixin_38499950
  1. 工业电子中的直流电机控制电路专辑—3

  2. 四相步进电机可用几种专用的集成电路驱动器,SAAl027是其中常用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工作电压范围宽9.5V~18V;输出驱动电流大,可达500mA。它适合作四相全步步进电机的控制。图4是SAAl027的外形和引脚功能图。图5(下面↓)是它的内部原理方块图及基本应用。 实际上,集成电路有三路缓冲输入,每一个缓冲输入都控制一个二位(四状态)的同步可逆计数器。它的输出送到一个编码变换器。然后用四路输出,去控制输出级的四个晶体管。输出级以集电极开路方式工作。电机的绕组线圈串入集电极。为防止反向电动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2-13
    • 文件大小:55296
    • 提供者:weixin_38659812
  1. Profibus-DP总线技术在同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介绍一种多电动机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将Profibus-DP总线控制技术应用于多电机控制的数控横剪生产线,采用网络运动控制器代替传统的以机械轴同步的运动系统,通过同一给定电压的并联运行方法解决拖动系统中的多电机同步问题,减少系统维护成本,增加系统的柔性,提高系统的精度。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1-30
    • 文件大小:666624
    • 提供者:weixin_38735101
« 1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