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悖论与亚核子尺度上的量子纠缠

  2. 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PR)提出了量子理论的一个明显悖论[Phys。 Rev. 47,777(1935)]。 他们考虑了两个最初允许相互作用并随后分离的量子系统。 在一个系统上执行的物理可观测值的测量必须立即对另一系统上的共轭可观测值产生影响,即使这些系统因果关系已断开连接。 作者认为这清楚地表明了量子力学的不一致性。 在Bjorken,Feynman和Gribov制定的核子的parton模型中,外部硬探针将partons(夸克和胶子)视为独立的。 标准的论点是,在被提升为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3-28
    • 文件大小:279552
    • 提供者:weixin_3853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