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基于案例推理的软测量方法及在磨矿过程中的应用

  2. 介绍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磨矿过程工艺指标软测量技术
  3. 所属分类:制造

    • 发布日期:2015-10-11
    • 文件大小:123904
    • 提供者:qq_31919307
  1. 半自磨机磨矿效果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2. 为提高半自磨机生产能力,建立半自磨机仿真模型,利用离散元法软件(EDEM)对半自磨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转速率、衬板数量、衬板高度等参数对磨矿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自制的半自磨实验样机,通过实验研究转速率、衬板数量、衬板高度对半自磨机有用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规律与实验结果接近,即半自磨机转速率为0.8、衬板条数为32、衬板高度为8 mm时,半自磨机的磨矿性能最优。此结果可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6
    • 文件大小:604160
    • 提供者:weixin_38639237
  1. 磨矿对氧化煤浮选效果的影响

  2. 采用FTIR对两种不同氧化程度的煤样磨矿前后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磨矿过程使煤粒表面疏水基(芳环和甲基)含量增加,使亲水基(羟基和羧基)的含量降低;轻度氧化煤样经过磨矿20-30 min即可通过常规浮选达到有效的分选回收,重度氧化煤样需经过80 min的磨矿才可达到最佳浮选回收效果,但随着磨矿时间的继续增加,浮选回收效果逐渐变差;浮选回收效果最佳时,62-11μm粒级含量达到最大值。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2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519060
  1. 褐煤制浆中磨矿及多峰级配的分形理论

  2. 用分形理论描述褐煤制浆中磨矿后颗粒体系的粒度分布,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得不同磨矿时间下颗粒体系的粒度分布,进行分形拟合。多峰级配可以提高褐煤颗粒体系的分形维数,但是单纯使用分形维数并不能有效表征褐煤级配的效果,通过相关系数修正后的真实分形维数能够较为合理地表征颗粒体系的级配效果。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8
    • 文件大小:632832
    • 提供者:weixin_38735182
  1. 白马选矿厂提高二期二段磨矿效率试验研究

  2. 针对白马选矿厂二期二段磨矿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矿石性质对球磨机能力进行校核,来改变矿浆分配方式,有效解决了该问题,同时还保证了铁精矿品位,球磨机q值从0.5t/m3·h提高到0.6t/m3·h,铁精矿品位达到55.37%。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5
    • 文件大小:219136
    • 提供者:weixin_38597300
  1. 浮选中煤磨矿解离工艺技术的研究

  2. 针对浮选中煤进行二次资源开发,提出了浮选中煤螺旋抛尾——磨矿解离工艺,对入料浓度、处理量和磨矿填充率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浮选中煤的粗粒级灰分较高,需要抛除原煤中的高灰分部分,为后续煤岩解离提供良好的原料;经过重选预先抛尾后,当要求精煤灰分12.50%时,理论精煤产率为59.77%;探索了螺旋精煤分级和不分级条件下的磨机填充率对磨矿解离的影响;对于浮选中煤,与开路分级磨煤工艺相比,闭路不分级磨煤工艺可获得更好的分选指标。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4-24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11812
  1. 低灰浮选尾煤的磨矿脱泥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2. 针对河北唐山地区煤炭黏土含量大、多高灰细泥、浮选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磨矿、小锥角水力旋流器脱泥、分步释放浮选等试验方法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0 mm与75 mm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底流和溢流灰分差值为13.05%,说明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分离部分高灰细粒级煤泥,对底流进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在保证精煤质量前提下,精煤产率也相应得到提高,说明采用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对原煤泥进行浮选前脱泥,能够有效降低高灰细粒级对浮选的影响,提高精煤的浮选效率;浮选尾煤灰分仍然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4-21
    • 文件大小:223232
    • 提供者:weixin_38698311
  1. 难选尾煤磨矿分级浮选提质实验研究

  2. 实验使用磨球直径为8mm的搅拌磨对尾煤进行磨矿,磨矿时间为4min。将磨矿后煤泥经Φ50mm小锥角旋流器进行分级,脱除其中硬度大、灰分高的粗颗粒。结果表明:分级后的底流产率为3.26%(质量分数,下同),灰分为60.46%;尾煤分级后,将Φ50mm旋流器溢流产物进行浮选,浮选实验整体采用一次粗选和二次精选的实验流程进行提质研究;DLVO理论研究表明,能量输入是细泥罩盖污染的重要因素;能量扰动实验结果表明,二次精选有效实现了精煤回收和黏土矿物富集,可燃体回收率最高为21.82%,灰分最低达到9.6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4-18
    • 文件大小:300032
    • 提供者:weixin_38529436
  1. 磨矿机行星减速器行星轮数量的动态特性研究

  2. 针对磨矿机减速器行星轮数量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构建了一个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平移扭转模型。计算分析的结果为:当行星轮数量超过3个时,行星轮系固有频率的阶次相同,行星轮模式的固有频率不变,而扭转振动模式和横向平移模式下的高阶固有频率增加,低阶固有频率降低。该分析结果表明,行星传动系统适当增加或减少行星轮数量或改变其他相关参数,可避免实际运行工况下外部振动所引起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共振,并减少事故。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4-17
    • 文件大小:225280
    • 提供者:weixin_38603936
  1. 超细磨矿在提高稀缺煤种炼焦煤产量中的应用

  2. 超细磨矿在提高稀缺煤种炼焦煤产量中的应用,胡二峰,付晓恒,在保证灰分10.5%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精煤产率,对炼焦煤选煤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古交某炼焦煤原煤煤质化验资料,提出在�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3-11
    • 文件大小:272384
    • 提供者:weixin_38675232
  1. 水煤浆制备中磨矿时间对煤粒度分布的影响

  2. 水煤浆制备中磨矿时间对煤粒度分布的影响,云增杰,吴国光,水煤浆制备过程中,磨矿时间是影响煤粉双峰级配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三种煤样,分别研究了不同的磨矿时间对其粒度分布的影响。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28
    • 文件大小:275456
    • 提供者:weixin_38628626
  1. 球磨机合理装球及补球在凤凰银矿磨矿中的应用

  2. 球磨机合理装球及补球在凤凰银矿磨矿中的应用球磨机合理装球及补球在凤凰银矿磨矿中的应用球磨机合理装球及补球在凤凰银矿磨矿中的应用
  3. 所属分类:制造

    • 发布日期:2012-04-12
    • 文件大小:67584
    • 提供者:ccz2022
  1. 煤矸石磨矿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2. 为提高煤矸石的磨碎效果,通过试验对煤矸石及低灰中煤制备水煤浆时煤矸石的磨矿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煤矸石的最佳磨矿工艺参数为磨机工作转速100.9 r/min,介质充填率45%。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26
    • 文件大小:463872
    • 提供者:weixin_38619613
  1. 磨矿过程基础回路优化控制方法

  2. 以磨矿过程基础回路重要工艺参数——旋流器给矿浓度控制为研究对象,针对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的参数自适应性差的问题,引入模糊控制,提出了模糊MFAC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理论推导步骤,设计了模糊MFAC控制器。将模糊MFAC方法、基本MFAC方法和PID方法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糊MFAC方法能够快速跟踪期望值,具有更小的超调量和跟踪误差,且抗干扰能力强。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24
    • 文件大小:224256
    • 提供者:weixin_38725450
  1. 原煤粒度组成对氧化煤磨矿浮选的影响探究

  2. 将太西高度氧化煤配制成粒度组成不同的3组煤样,分别对其进行磨矿浮选,通过分步释放试验结果的对比,考察了原煤粒度组成、磨矿时间对磨矿提高氧化煤可浮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矿时间过长对提高氧化煤可浮性不利,且粗颗粒氧化煤更适合通过磨矿提高其可浮性。不同粒度组成的原煤通过磨矿提高的可燃体回收率与煤样的总比表面积成反比。探讨了不同粒度组成的原煤在磨矿过程中破碎作用与剥离作用的行为特点以及对总精煤可燃体回收率的影响。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6-04
    • 文件大小:325632
    • 提供者:weixin_38640443
  1. 干法磨矿对长焰煤粒度分布与堆积效率的影响

  2. 水煤浆颗粒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细度,而且需要合理的粒度分布。磨矿方式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球磨、棒磨和行星式球磨三种方法对一种长焰煤进行了干法磨矿试验,通过Rosin-Rammler方程对物料的粒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堆积效率随磨矿方式和磨矿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球磨和行星磨比棒磨的磨矿效率高,产品粒度更细,但粒度分布窄,堆积效率低;棒磨产品粒度分布相对均匀,并可有效防止颗粒过磨,堆积效率更高;当Rosin-Rammler方程的均匀性指数n值范围在0. 75~1. 3时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31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20314
  1. 电灵敏区法颗粒分析仪在磨矿工业中的应用 颗粒度分析

  2. 电灵敏区法颗粒分析仪在磨矿工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在颗粒度方面的研究
  3. 所属分类:专业指导

    • 发布日期:2010-09-07
    • 文件大小:508928
    • 提供者:a130160003
  1. 炼焦煤中煤磨矿解离再选试验研究

  2. 对山西某炼焦煤选煤厂中煤产品进行磨矿解离,考察了不同磨矿时间下煤样的细度,并对不同细粒级含量的中煤样进行了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磨矿解离后能有效分选出中煤中的可燃体成分,全厂总精煤产率可提高6.98%。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6-27
    • 文件大小:264192
    • 提供者:weixin_38551205
  1. 影响磨矿效果主要参数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2. 介绍了磨矿效果的影响机理及国内外提高磨矿效果的研究成果;采用棒磨机进行探索性试验,分析了不同磨矿条件下介质公转和自转转速运动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优理论磨矿参数,磨机转速为1.6817 r/s,介质充填率为45%。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6-27
    • 文件大小:198656
    • 提供者:weixin_38686080
  1. 立式辊磨机的磨矿过程模拟研究

  2. 利用水泥厂工业生产过程在线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实验室筛分分析、激光粒度分析、可磨性实验和硬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立式辊磨机的磨矿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并使用破碎函数进行实际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矩阵形式的破碎函数和选择性函数,可较好地表达磨矿过程中物料碎裂的可能性和碎裂后的的分布规律,建立的破碎概率函数模型,对立式辊磨机磨矿过程进行模拟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是要确定合适的破碎函数和选择函数的矩阵值.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7-18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82054
« 1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