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操作系统下载列表 第1470页

« 1 2 ... .65 .66 .67 .68 .69 1470.71 .72 .73 .74 .75 ... 23110 »

[Linux] CFS调度器(2)-源码解析.pdf

说明:经通过上一篇文章《CFS调度器-基本原理》,我们可以了解到CFS调度器基本工作原理。本篇文章主要集中在Linux CFS调度器源码解析。 注:文章代码分析基于Linux-4.18.0。
<hkd_ywg> 上传 | 大小:595kb

[Linux] CFS调度器(3)-组调度.pdf

说明:现在的计算机基本都支持多用户登陆。如果一台计算机被两个用户A和B使用。假设用户A运行9个进程,用户B只运行1个进程。按照之前文章对CFS调度器的讲解,我们认为用户A获得90% CPU时间,用户B只获得10% CPU时间。随着用户A不停的增加运行进程,用户B可使用的CPU时间越来越少。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引入组调度(Group Scheduling )的概念。我们以用户组作为调度的单位,这样用户A和用户B各获得50% CPU时间。用户A中的每个进程分别获得5.5%(50%/9)CPU时间。
<hkd_ywg> 上传 | 大小:543kb

[Linux] CFS调度器(4)-PELT(per entity load tracking).pdf

说明:为了让调度器更加的聪明,我们总是希望系统满足最大吞吐量同时又最大限度的降低功耗。虽然可能有些矛盾,但是现实总是这样。PELT算法是Linux 3.8合入的,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存在什么问题才引入PELT算法呢?在Linux 3.8之前,CFS以每个运行队列(runqueue,简称rq)为基础跟踪负载。但是这种方法,我们无法确定当前负载的来源。同时,即使工作负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rq级别跟踪负载,其值也会产生很大变化。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PELT算法会跟踪每个调度实体(per-scheduling
<hkd_ywg> 上传 | 大小:358kb

[Linux] CFS调度器(5)-带宽控制.pdf

说明:什么是带宽控制?简而言之就是控制一个用户组在给定周期时间内可以消耗CPU的时间,如果在给定的周期内消耗CPU时间超额,就限制该用户组内任务调度,直到下一个周期。限制某个进程的最大CPU使用率是否真的有必要呢?如果一个系统中仅存在一个进程,限制该进程使用CPU使用率最大50%,当进程使用率达到50%的时候,就限制该进程运行,CPU进入idle状态。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有时候,这正是系统管理员可能想要做的事情。如果这些进程属于仅支付了一定CPU时间的客户或者需要提供严格资源的情况,则限制进
<hkd_ywg> 上传 | 大小:519kb

[Linux] openni.7z 用于测试相机 具体用法在我的博客

说明:openni.7z 用于测试相机 具体用法在我的博客
<qq_23363425> 上传 | 大小:66mb

[Linux] CFS调度器(6)-总结.pdf

说明:经过前面一系列的文章描述,我们已经对CFS调度器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本篇文章就作为一篇总结和思考。我们就回忆一下CFS调度器的那些事。我们就以问题的形式重新回顾一遍CFS调度器设计的原理。现在开始,我们问题来了。 CFS调度器为什么要引入虚拟时间片vruntime?
<hkd_ywg> 上传 | 大小:329kb

[其它] 远程开机附加C++源码

说明:主要是远程开机WakeOnLan 测试工具以及附加源码,可以直接用VS2008调用 调试查看相关的操作,测试过可以用的
<wxb19880102> 上传 | 大小:148kb

[Linux] Linux调度器:进程优先级.pdf

说明:本文主要描述的是进程优先级这个概念。从用户空间来看,进程优先级就是nice value和scheduling priority,对应到内核,有静态优先级、realtime优先级、归一化优先级和动态优先级等概念,我们希望能在第二章将这些相关的概念描述清楚。为了加深理解,在第三章我们给出了几个典型数据流过程的分析。
<hkd_ywg> 上传 | 大小:216kb

[Linux] Linux调度器:用户空间接口.pdf

说明:Linux调度器神秘而充满诱惑,每个Linux工程师都想深入其内部一探究竟。不过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相由心生”,一个模块精巧的内部逻辑(也就是所谓的“心”)其外延就是简洁而优雅的接口(我称之为“相”)。通过外部接口的定义,其实我们也可以收获百分之六七十的该模块的内部信息。因此,本文主要描述Linux调度器开放给用户空间的接口,希望可以通过用户空间的调度器接口来理解Linux调度器的行为。
<hkd_ywg> 上传 | 大小:200kb

[Linux] 进程切换分析(1):基本框架.pdf

说明:本文主要是以context_switch为起点,分析了整个进程切换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和基本的代码框架,很多细节,例如tlb的操作,cache的操作,锁的操作等等会在其他专门的文档中描述。进程切换包括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和系统结构无关的代码。第二、三、四分别描述了context_switch的代码脉络,后面的章节是以ARM64为例子,讲述了具体进程地址空间的切换过程和硬件上下文的切换过程。
<hkd_ywg> 上传 | 大小:212kb

[Linux] 进程切换分析(2):TLB处理.pdf

说明:进程切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不准备详细描述整个进程切换的方方面面,而是关注进程切换中一个小小的知识点:TLB的处理。为了能够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二章描述在单CPU场景下一些和TLB相关的细节,第三章推进到多核场景,至此,理论部分结束。在第二章和第三章,我们从基本的逻辑角度出发,并不拘泥于特定的CPU和特定的OS,这里需要大家对基本的TLB的组织原理有所了解,具体可以参考本站的《TLB操作》一文。再好的逻辑也需要体现在HW block和SW block的设计中,在第四章,我们给出了linux
<hkd_ywg> 上传 | 大小:205kb

[Linux] 进程切换分析(3):同步处理.pdf

说明:进程切换有两种,一种是当进程由于需要等待某种资源而无法继续执行下去,这时候只能是主动将自己挂起(调用schedule函数),引发一次任务调度过程。另外一种是进程被抢占。所谓抢占(preempt)就是在当前进程欢快执行的时候,终止其对CPU资源的占用,切换到另外一个更高优先级的进程执行。进程被抢占往往是由于各种调度事件的发生:
<hkd_ywg> 上传 | 大小:161kb
« 1 2 ... .65 .66 .67 .68 .69 1470.71 .72 .73 .74 .75 ... 23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