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课程资源下载,C/C++下载列表 第283页

[C/C++] BP Neural Network_2.zip

说明:BP神经网络 C++程序,很详细,代码注释清晰,并且有两份测试集; 如有什么问题,欢迎交流,readme含有本人联系方式
<hltt3838> 在 上传 | 大小:23068672

[C/C++] 16*32led点阵

说明:16*32led点阵
<qq_41792332> 在 上传 | 大小:444416

[C/C++] 图书管理系统.zip

说明:图书管理系统(VisualC++ 实现)主要是完成图书管理员对图书的管理(增加新书,删除旧书,并修改等的图书编辑);图书管理员对读者借还书的统计(图书的在库数目和还日期的统计)和管理;读者和管理员对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的查询;当查到所需信息时,打印出相应的信息报表等工作。
<YQ_LP> 在 上传 | 大小:806912

[C/C++] Project1.7z

说明:博客源码:https://blog.csdn.net/u014411348/article/details/107389599
<u014411348> 在 上传 | 大小:351232

[C/C++]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公交换乘系统(简单,包含全部源代码)

说明:一个简单易懂的公交换乘系统,源代码非常简单,已经调试好,没有任何问题直接运行就OK。 包含(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功能和结构设计 三、流程图和算法设计 四、源程序代码 五、课程设计总结 六、参考资料) 六项完整内容。
<wangyu21505115> 在 上传 | 大小:104448

[C/C++] AVL树数据结构平衡二叉查找树

说明:在计算机科学中,AVL树是最先发明的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在AVL树中任何节点的两个子树的高度最大差别为1,所以它也被称为高度平衡树。增加和删除可能需要通过一次或多次树旋转来重新平衡这个树。AVL树得名于它的发明者G. M. Adelson-Velsky和E. M. Landis,他们在1962年的论文《An algorithm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中发表了它。
<hzwang336> 在 上传 | 大小:188416

[C/C++] 数据结构搜索二叉树.rar

说明: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又:二叉搜索树,二叉排序树)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二叉搜索树作为一种经典的数据结构,它既有链表的快速插入与删除操作的特点,又有数组快速查找的优势;所以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一般会采用这种数据结构进行高效率的排序与检索操作。 [1]
<hzwang336> 在 上传 | 大小:158720

[C/C++] 数据结构伸展树splay.rar

说明:伸展树(Splay Tree),也叫分裂树,是一种二叉排序树,它能在O(log n)内完成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它由丹尼尔·斯立特Daniel Sleator 和 罗伯特·恩卓·塔扬Robert Endre Tarjan 在1985年发明的。 [1] 在伸展树上的一般操作都基于伸展操作:假设想要对一个二叉查找树执行一系列的查找操作,为了使整个查找时间更小,被查频率高的那些条目就应当经常处于靠近树根的位置。于是想到设计一个简单方法, 在每次查找之后对树进行重构,把被查找的条目搬移到离树根近一些
<hzwang336> 在 上传 | 大小:167936

[C/C++] 数据结构深度优先.rar

说明:数据结构中图的深度优先算法 深度优先遍历, 刷过题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了,难是不难,但是理解起来还是要费一些功夫的. 深度优先遍历的实现方法有递归和非递归两种, 这里我们用可视化的角度,讲解前一种: 递归的深度优先遍历.
<hzwang336> 在 上传 | 大小:5120

[C/C++] 数据结构广度优先.zip

说明:宽度优先搜索算法(又称广度优先搜索)是最简便的图的搜索算法之一,这一算法也是很多重要的图的算法的原型。Dijkstra单源最短路径算法和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都采用了和宽度优先搜索类似的思想。其别名又叫BFS,属于一种盲目搜寻法,目的是系统地展开并检查图中的所有节点,以找寻结果。换句话说,它并不考虑结果的可能位置,彻底地搜索整张图,直到找到结果为止。
<hzwang336> 在 上传 | 大小:1048576

[C/C++] 算法Prim.zip

说明:Prim算法 1.概览 普里姆算法(Prim算法),图论中的一种算法,可在加权连通图里搜索最小生成树。意即由此算法搜索到的边子集所构成的树中,不但包括了连通图里的所有顶点(英语:Vertex (graph theory)),且其所有边的权值之和亦为最小。该算法于1930年由捷克数学家沃伊捷赫·亚尔尼克(英语:Vojtěch Jarník)发现;并在1957年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罗伯特·普里姆(英语:Robert C. Prim)独立发现;1959年,艾兹格·迪科斯彻再次发现了该算法。因此,在某些场
<hzwang336> 在 上传 | 大小:604160

[C/C++] 代码二叉树迷宫.rar

说明:数据结构中的二叉树迷宫
<hzwang336> 在 上传 | 大小: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