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文件名称: windows钩子编程大全
  所属分类: 专业指导
  开发工具:
  文件大小: 84kb
  下载次数: 0
  上传时间: 2008-10-26
  提 供 者: yaoz****
 详细说明: 二、API Hook的原理 这里的API既包括传统的Win32 APIs,也包括任何Module输出的函数调用。熟悉PE文件格 式的朋友都知道,PE文件将对外部Module输出函数的调用信息保存在输入表中,即.idata段。 下面首先介绍本段的结构。 输入表首先以一个IMAGE_IMPORT_DESCRIPTOR(简称IID)数组开始。每个被PE文件隐式链接 进来的DLL都有一个IID.在这个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单元是NULL,可以由此计算出该数组的项数。 例如,某个PE文件从两个DLL中引入函数,就存在两个IID结构来描述这些DLL文件,并在两个 IID结构的最后由一个内容全为0的IID结构作为结束。几个结构定义如下: IMAGE_IMPORT_DESCRIPTOR struct union{ DWORD Characteristics; ;00h DWORD OriginalFirstThunk; }; TimeDateStamp DWORD ;04h ForwarderChain DWORD ;08h Name DWORD ;0Ch FirstThunk DWORD ;10h IMAGE_IMPROT_DESCRIPTO R ends typedef struct _IMAGE_THUNK_DATA{ union{ PBYTE ForwarderString; PDWORD Functions; DWORD Ordinal; PIMAGE_IMPORT_BY_NAME AddressOfData; }u1; } IMAGE_IMPORT_BY_NAME结构保存一个输入函数的相关信息: IMAGE_IMPORT_BY_NAME struct Hint WORD ? ;本函数在其所驻留DLL的输出表中的序号 Name BYTE ? ;输入函数的函数名,以NULL结尾的ASCII字符串 IMAGE_IMPORT_BY_NAME ends OriginalFirstThunk(Characteristics):这是一个IMAGE_THUNK_DATA数组的RVA(相对于PE文件 起始处)。其中每个指针都指向IMAGE_IMPORT_BY_NAME结构。 TimeDateStamp:一个32位的时间标志,可以忽略。 ForwarderChain:正向链接索引,一般为0。当程序引用一个DLL中的API,而这个API又引用别的 DLL的API时使用。 NameLL名字的指针。是个以00结尾的ASCII字符的RVA地址,如"KERNEL32.DLL"。 FirstThunk:通常也是一个IMAGE_THUNK_DATA数组的RVA。如果不是一个指针,它就是该功能在 DLL中的序号。 OriginalFirstThunk与FirstThunk指向两个本质相同的数组IMAGE_THUNK_DATA,但名称不同, 分别是输入名称表(Import Name Table,INT)和输入地址表(Import Address Table,IAT)。 IMAGE_THUNK_DATA结构是个双字,在不同时刻有不同的含义,当双字最高位为1时,表示函数以 序号输入,低位就是函数序号。当双字最高位为0时,表示函数以字符串类型的函数名 方式输入,这时它是指向IMAGE_IMPORT_BY_NAME结构的RVA。 三个结构关系如下图: IMAGE_IMPORT_DESCRIPTOR INT IMAGE_IMPORT_BY_NAME IAT -------------------- /-->---------------- ---------- ---------------- <--\ | OriginalFirstThunk |--/ |IMAGE_THUNK_DATA|-->|01| 函数1 |<--|IMAGE_THUNK_DATA| | |--------------------| |----------------| |----------| |----------------| | | TimeDateStamp | |IMAGE_THUNK_DATA|-->|02| 函数2 |<--|IMAGE_THUNK_DATA| | |--------------------| |----------------| |----------| |----------------| | | ForwarderChain | | ... |-->| n| ... |<--| ... | | |--------------------| ---------------- ---------- ---------------- | | Name |------>"USER32.dll" | |--------------------| | | FirstThunk |---------------------------------------------------------------/ -------------------- 在PE文件中对DLL输出函数的调用,主要以这种形式出现: call dword ptr[xxxxxxxx] 或 jmp [xxxxxxxx] 其中地址xxxxxxxx就是IAT中一个IMAGE_THUNK_DATA结构的地址,[xxxxxxxx]取值为IMAGE_THUNK_DATA 的值,即IMAGE_IMPORT_BY_NAME的地址。在操作系统加载PE文件的过程中,通过IID中的Name加载相应 的DLL,然后根据INT或IAT所指向的IMAGE_IMPORT_BY_NAME中的输入函数信息,在DLL中确定函数地址, 然后将函数地址写到IAT中,此时IAT将不再指向IMAGE_IMPORT_BY_NAME数组。这样[xxxxxxxx]取到的 就是真正的API地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拦截API的调用,可以通过改写IAT来实现,将自己函数的地址写到IAT中, 达到拦截目的。 另外一种方法的原理更简单,也更直接。我们不是要拦截吗,先在内存中定位要拦截的API的地址, 然后改写代码的前几个字节为 jmp xxxxxxxx,其中xxxxxxxx为我们的API的地址。这样对欲拦截API的 调用实际上就跳转到了咱们的API调用去了,完成了拦截。不拦截时,再改写回来就是了。 这都是自己从网上辛辛苦苦找来的,真的很好啊 ...展开收缩
(系统自动生成,下载前可以参看下载内容)

下载文件列表

相关说明

  • 本站资源为会员上传分享交流与学习,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本站是交换下载平台,提供交流渠道,下载内容来自于网络,除下载问题外,其它问题请自行百度
  • 本站已设置防盗链,请勿用迅雷、QQ旋风等多线程下载软件下载资源,下载后用WinRAR最新版进行解压.
  • 如果您发现内容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或者到消费记录里找到下载记录反馈给我们.
  • 下载后发现下载的内容跟说明不相乎,请到消费记录里找到下载记录反馈给我们,经确认后退回积分.
  • 如下载前有疑问,可以通过点击"提供者"的名字,查看对方的联系方式,联系对方咨询.
 相关搜索: windows钩子和API资料
 输入关键字,在本站1000多万海量源码库中尽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