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文件名称: 浅论车联网的演进.pdf
  所属分类: 其它
  开发工具:
  文件大小: 1mb
  下载次数: 0
  上传时间: 2019-10-20
  提 供 者: yuton******
 详细说明:“车联网”是个泛在的概念,在技术演进、应用场景、商业模式、政策法规 的不同发展阶段,车联网的定义及其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演变。这其中既包 括了技术形态、产品形态,又包括了服务形态、商业模式和监管要求。浅论车联网的演进 除了提供基础的车联网能力,华为测试工作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指导下 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还将云计算、大数据以已完成,测试结果符合预期,预计将于2018年发 及网络方面的能力廾放出来,联合已集成的合作布。 伙伴能力,包装为不同的使能套件,让车企都可 基于5G的智慧出行服务阶段 以基于这些套件,在平台上面选择自三需要的服 务,从而满足最终用户的出行需求 5G将使能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汽车业将是 基于LTEˇVN2X的车路网云协同服务阶段 第一批被5G扳术改变的行业之一。具有超低时 延、超高带宽和可靠性的5G网络,将为交通行业 ∨2X是指 Vehicle-to- Everything,希望实现车的安全和高效保驾护航。 辆与一切可能影响车辆的实体进行信息交互,日 针对车联网关键业务场景对网络性能的超高 的是减少事故,减缓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要求,5G网络可以通过网络切片等创新技术, 以及提供其他信息服务。V2X土要包含 Vehicle-提供低至1~5ms端到端时延和高至10cbps峰值速 to- Vehicle(2V)、 Vehicle-to- infrastructure(2|)率,从而助力自动驾驶成为现实 Vehicle-to- Network(V2N)以及 Vehicle-to 随着NR-V2X标准进程加速,在R16和R17中 Pedestrian(V2P)。 有希望将u空口和 Sideline的标准内容进行冻结 V2×目前主要有DSRC和LTE两类技术,DSRC将非常有利于基于5G网络约车联网业务商用化实 (专用短距离通信技术)率先在美国提出,从施,极大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 2010年标准发布,已经经过多年开发测试。随着 5G车联网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远程遥控驾驶 峂窝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出现了C√2X( Cellular(Tcle- Operated Driving,ToD)、高密度车辆编队 V2X,即以蜂窝通信技术为基础的∨2X)技术,目行驶以及快速协同变道辅助等。 前主要是LTEV,在芯片成本、技术先进性和商业 其中,TOD可以借助5G高性能网络的远程驾 模式方面都比DSRC有优势,发展十分迅速。∨2X驶控制系统,通过车内摄象头和传感器作为远程 Server是C-√2X技术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华为驾驶员的眼睛和感知,将车辆360度范围内的场景 Oceancoηnect物联网平台具备向2 X Server演进的传输到操控室,驾驶员据此进行判断和操作,进 能力,可与车企的车联网平台和πS智能交通系统行远程闭环操控汽 协同,更好地实现车路协同。 2017年6月,中国移动、上汽集团和华为在 V2X在EIS中定义了∫53个应用场景,在3GPP中上海共同完成中国首个5G远程驾驶演示,在5G 定义了27个应用场景,主要包括: 的超大带宽和超低时延支持下,驾驶员可以在几 交通安全:紧急制动预警、异常车辆提醒、十公里外轻松准确地驾驶车辆。远程驾驶场景需 交叉路口碰撞预警、道路危险状况提示、弱势交要50Mops上行速率,将车辆采集的多路高清视频 通参与者预警等。 实时传达到驾驶台,而驾驶员对于车辆的操控信 交通效率:基丁信号灯的车速引导、绿波号,通过5G网络超低时延,在10ms内传到几十公 带、前方拥堵提醒、紧急车辆信号火优先权等。里之外的车辆上,与驾驶员置身车内操控几没 LTE-∨有效借助现有的蜂窝网络与频谱来实有区别 现∨2X的信息交互,分为LTEy-Cela和LTE TOD场景将广泛应用在机场、港口等固定线路 Direct,前者为集中式,通过Uu接口通信,后者的区域,以及矿区、建筑工地地基压实、垃圾废 为分布式,通过P〔5接口实现车车/车路的直连通料煤层压实等恶劣环境中。同时,也可以作为未 信 来租车和共享汽车服务中自动驾驶的补充,远程 3GPPR14已经将LTEV烁准冻结,中国标准进行车辆驾驶和协调。 C1T和CCSA正在加紧制定中,华为是LTEV标准的 华为正在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加速5G 3个报告人之一。2017年9月,LTEV5.9GHz频谱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臣 第79期2018:0137
(系统自动生成,下载前可以参看下载内容)

下载文件列表

相关说明

  • 本站资源为会员上传分享交流与学习,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本站是交换下载平台,提供交流渠道,下载内容来自于网络,除下载问题外,其它问题请自行百度
  • 本站已设置防盗链,请勿用迅雷、QQ旋风等多线程下载软件下载资源,下载后用WinRAR最新版进行解压.
  • 如果您发现内容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或者到消费记录里找到下载记录反馈给我们.
  • 下载后发现下载的内容跟说明不相乎,请到消费记录里找到下载记录反馈给我们,经确认后退回积分.
  • 如下载前有疑问,可以通过点击"提供者"的名字,查看对方的联系方式,联系对方咨询.
 输入关键字,在本站1000多万海量源码库中尽情搜索: